近日一部经典影片《海上钢琴师》即将就要在国内正式上映了,想必许多影迷都看过这部由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的电影,《海上钢琴师》更像是一部传记片,通过1900的好友托尼口述了这位钢琴师的一生。
这也难免让人联想到,1900这个人物到底有没有原型呢?
实际上《海上钢琴师》改编自意大利作家阿列山德罗·巴里科的小说《20世纪》,所以说1900这个人物并不是真实的,而是虚构的人物。
不过《海上钢琴师》中有一个人物确实有原型,那就是在电影中与1900比赛的那一位爵士乐钢琴大师杰利·罗尔·莫顿。
莫顿是1890年10月20日出生于美国新奥尔良,也是爵士乐历史上最早的巨人之一,然而由于他喜欢夸大自己对于爵士乐的贡献,因此常产生负面的效果。他甚至曾夸口说自己在1902年时发明了爵士乐,谎言给乐迷留下了极坏的印象,这一点在电影中可以看出来。
可以说那个年代,莫顿确实为爵士乐做出过关键性贡献,但是他的一生并没有一直处于风光的状态,在1930年代,受经济大萧条的冲击,爵士进入低潮,莫顿也开始沦落,甚至不得不在华盛顿的地下酒吧里弹琴。
正如当时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他已经不是一位时髦的音乐人了,他已经老迈了,没有人喜欢这种陈旧的东西。他不会摇摆。”1940年,境况不佳的莫顿决定前往洛杉矾,希望在西海岸重振旗鼓,然而身心枯竭的他在未满五十岁时就离开了人世。
除此之外,《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的背景也是来源于20世纪初,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社会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确定,以及全世界殖民地瓜分完毕的现状,不可避免的进入了停滞期,原本依靠殖民地扩张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一落千丈。
而恰恰相反的是,那个时期的美国在独立之后,依托“西进运动”进入了高速成长期,所以大量的欧洲人均选择远渡重洋去美国寻找让自己飞黄腾达的生活,这也是最早期的“美国梦”。
如影片中所描述,1900告诉本片的narrator——Max, 这里有和情夫一道谋杀了丈夫,携珠宝逃亡美国的贵妇,有看破红尘,渴望爱情的非正当职业女性,也有偷正装混入头等舱的南美贫民。可以说《海上钢琴师》也是对当时整个社会的反思。